开展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
世界反应组织(WAO)在2013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,全球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率居高不下,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约占世界人口的22%,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。
过敏性疾病临床诊断除了依赖于详细完整的了解病史,进行皮肤试验(点刺、皮内实验)与激发实验外,体外实验诊断也是过敏性疾病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。过敏原检测结果至关重要,直接关系到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。体外实验较体内皮肤试验相比安全性高,不受用药、病情程度等限制,结果客观、可定量、特异性高等,适用于包括儿童、老年及超敏反应的各类患者人群,但相对来说费用较高。
过敏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组织系统,常见的有: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湿疹、特应性皮炎、荨麻疹、过敏性结膜炎、过敏性肠胃炎等。血清学IgE抗体的检测对于过敏性疾病诊疗具有重要作用,已被纳入多项临床指南。如:《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》中指出,对于牛奶过敏的诊断,点刺与特异性IgE检测的阳性预计值>95%时,不进行食物激发试验,直接回避牛奶蛋白和奶制品;《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(2016年版)》中指出,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,均推荐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,以了解患儿的过敏状态,协助哮喘诊断;《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的修订要点及意义》中指出,过敏性鼻炎建议体内皮肤点刺与体外血清学特异性IgE测定两者有机结合,通过变应原检测有助于尽早确定干预措施,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治疗或特异性免疫治疗;《儿童普通感冒与变应性鼻炎早期识别和诊治专家共识》中指出,皮肤点刺实验和血清学特异性IgE检测有助于普通感冒与变应性鼻炎的鉴别诊断;《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发展及评价》中指出,血清总IgE升高或过敏原特异性IgE 2级以上或作为特应性皮炎诊断的“中国标准"之一。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对于临床的检测重要性也被纳入呼吸科、皮肤科、耳鼻喉科、儿科的共识指南当中。
本司销售的生物芯片抗体联检试剂盒的配体、受体是抗原和抗体,基于免疫学原理,固定抗原捕获标本中特异性抗体,故统称为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。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是综合了ELISA的灵敏和层析条快速的优点,并拓展成可同时检测多个指标的产品平台。本试剂盒采用芯片矩阵的生产点样模式,保证了产品稳定性,单人份多项目的产品平台可以免除临床检测上的繁琐、专业性操作等要求,能够快速、方便、准确的完成临床实际需求。